關于通縮的話題,中國業(yè)界的討論早在2012年就已經開始,討論認為中國正在進入通縮加劇的周期,原因有二,一是中國傳統(tǒng)產業(yè)結構下的產能嚴重過剩導致經濟增長緩慢,二是大宗商品的熊市尤其是國際原油價格的下跌導致中國工業(yè)品價格低迷。
在此形勢下,水泥、陶瓷建材等相關行業(yè)對內對外競爭加劇已經初現端倪。部分宏觀分析人士認為,國內寬松政策持續(xù)出臺是大概率事件,在此影響下,中國地產投資增速回升,這個時間點大約在二季度之后,彼時中國經濟很可能走出通縮。
據中國海關總署統(tǒng)計,中國去年1~10月的鋼材出口量比上一年同期增長了42.2%,達到7389萬噸。從單月數據來看,9月、10月出口均在850萬噸以上。
分析人士稱,中國的鋼材綜合價格指數下跌速度高于全球水平,平均出口價格低于國際水平1500元/噸,中國產能過剩背景下鋼材價格的持續(xù)弱勢對外形成了一定競爭力。
“中國鋼鐵出逃”背后,國內競爭則更加慘烈。據了解,受季節(jié)因素影響,中國北方施工期較短,在地產及其他基建項目部分甚至全部停工后,以鐵礦石、玻璃為代表的建材市場面臨需求飽和、產能溢出的局面。然而,據業(yè)內人稱,受全國地產形勢低迷影響,全國建材市場價差逐漸縮小,北方建材向南出走面臨壓力,相關商品如鐵礦石、鋼材、玻璃等建材品種繼續(xù)下跌是大概率事件。
國信期貨煤焦鋼產業(yè)研究員施雨辰表示,從2014年以來,房地產、汽車等各個主要用鋼行業(yè)的表現均不盡如人意,基建投資的實施力度也受到地方政府資金不足制約,建設進度放緩。這些對鋼鐵需求產生不利影響。
而受制于國際大型礦商制約,中國鐵礦石市場內外交困,更不容樂觀。施雨辰表示,由于國際鐵礦石生產商的成本顯著低于國內,盡管礦價在一年內跌去一半,但其仍欲擴大市場份額,紛紛加緊擴產,未來鐵礦石價格仍有繼續(xù)下行的空間。
“對于國內鋼廠而言,雖然現貨鋼材價格持續(xù)下跌,但低廉的原料價格使企業(yè)仍有不錯的利潤,因此鋼廠仍普遍維持高產能利用率,這導致即使在冬季這一鋼鐵需求淡季,現貨市場的資源供應量仍維持高位,這也令現貨鋼價陰跌不止。”